随着新一批怀揣科技梦想的新生加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家庭。面对全新的学习模式、自主的生活环境以及看似庞杂的课程体系,学生内心萦绕着诸多困惑与焦虑。“现在学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些基础课,以后在项目中到底能用到哪里?”“除了完成课表上的任务,我们现在还能学些什么来提升自己?”——这些真实而迫切的问题,成为横亘在许多同学心中的障碍。
解答会现场图
针对这些普遍的疑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1月13日在8号楼601教室为新生们进行了一场全面而细致的解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刘超老师和支凤老师共同主持了这场会议。刘超老师结合一个个生动的工程案例,将基础理论与未来实践巧妙连接。关于课外学习,刘超老师鼓励大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尽早接触一些基础的编程语言和电路仿真软件,并推荐了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指明了自主探索的方向,有效安抚了大家的焦虑情绪。
两位教师与高年级学生合影
除了来自师长的权威指导,来自“同龄人”的榜样力量和贴心分享同样不可或缺。专业特别邀请了来自学院科创实验室的四位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他们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更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中斩获佳绩。学长学姐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大一阶段的成功经验与曾经走过的“弯路”。更重要的是,他们向新生们生动地展示了大学生活的另一种精彩可能——参与科创实践。他们分享了自己从焊接第一个电路板、调试第一行代码,到最终完成一个完整项目、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成长历程,并热情地向大一新生发出邀请,鼓励大家早日通过参与实验室的项目实践、备战电子设计竞赛等途径,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与系统综合调试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成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学业规划,从师长期许到朋辈助力,我们坚信,在如此坚实的基石与精准的导航下,2025级新生定能积蓄力量,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电子信息这片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中,最终驶向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下一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展期中“师生同心话教学 共促专业新发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