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质量根基、提升课程育人实效,11月3日中午12时30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在明志楼南306会议室召开专题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张启云主持,课程组教师参会,共同围绕教学重点内容开展深度研讨。


本次集体备课会严格对标课程教学进度,以教材第三章内容为核心研讨主题,聚焦教学设计优化、重难点突破与育人元素挖掘,推动教师间教学经验共享与专业能力协同提升。
会议伊始,张启云主任率先就教材第三章“唯物史观”的教学重要性进行强调。她指出,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成果与理论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不仅科学解答了社会历史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根本性问题,更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是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教育价值。
在专题分享环节,柳锐敏、王雪、李彩琴三位教师结合教材第三章不同小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依次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方案。她们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案例选取与应用思路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并针对案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参会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现场形成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会议最后,全体参会教师围绕学生在学习第三章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惑开展集体研讨。大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系统梳理了学生在唯物史观核心概念理解、理论与现实结合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困惑点,并针对每一个困惑点共同研究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答疑引导策略,为后续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体备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打破个体教学局限性、统一教学质量标准、高效解决教学难点问题的重要常态化教研机制。未来,课程组将持续深化集体备课制度,将其作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切实将课程育人成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