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
安全常识
消防安全宣传月 亡15人 、伤44人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消防安全宣传月

15 、伤44人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据央视新闻119日报道,2024223日凌晨435分许 ,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西柿路9号明尚西苑小区居民住宅6号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伤、42人轻伤或轻微伤,直接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违规改装的电动自行车超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起火,引起的重大火灾责任事故。

涉事车主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使用网购超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住户在采光通风天井内违章搭建平台并堆放可燃物,居民楼内自动感烟报警系统未启动,物业日常管理混乱、初期处置不力

“小隐患”累积叠加 ,最终酿成惨剧!事发现场视频披露。

警惕

火灾原因:

调查组查明,火灾原因为小区某住户,停放在6号楼2单元东侧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起火,引燃周边电动自行车和住户天井内违章搭建并堆放的可燃物,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燃烧产生的火焰和高温有毒有害烟气,快速突破天井内部分住户外窗至室内,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火势扩大蔓延,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电动车,121日后禁售!

近日,国家认监委发布《关于严格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2025年第25),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作出明确规定。

《公告》明确,各电动自行车指定认证机构对依据旧版本标准出具的有效CCC认证证书,于2025121日全部予以注销;对依据旧版标准出具、处于暂停状态且不能恢复有效的CCC认证证书,于2025121日全部予以撤销。

各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自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不得继续销售。若违反上述规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


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请认准CCC认证标志和产品合格证。

电动车亡人火灾风险提示

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建筑首层安全出口、窗户阳台附近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1.住宅建筑首层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是居民疏散逃生的主要出口 ,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区域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导致安全出口被火焰、高温有毒烟气封堵,同时大量烟气会通过楼道、楼梯间蔓延进入楼内,影响居民疏散逃生;楼内居民发现火情后,慌乱中盲目选择穿越火灾烟气沿楼梯间向下逃生时,极易因吸入高温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2.部分地区住宅建筑外墙使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一些居民会在建筑窗户阳台处堆放可燃物,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建筑窗户阳台附近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引燃窗户阳台的可燃物以及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致使明火和高温有毒烟气向上 、向内蔓延,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建筑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架空层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1.部分住宅建筑架空层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未与住宅区域进行有效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区域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将会通过楼梯间、外墙蔓延扩散;起火层上层居民发现火情后 ,慌乱中盲目选择穿越火灾烟气沿楼梯间向下逃生时,极易因吸入高温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2.部分建筑设有与架空层连通的敞开式采光井,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区域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竖向通过采光井向上蔓延,形成“烟囱效应”,引燃住户在采光井及窗台内堆放的可燃物,致使火灾横向蔓延至室内,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住宅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是居民疏散逃生的主要路径,当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区域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将沿疏散走道、楼梯间扩散蔓延,影响居民疏散逃生;起火层上层居民发现火情后,慌乱中盲目选择穿越火灾烟气沿楼梯间向下逃生时,极易因吸入高温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建筑地下车库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部分小区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设置在地下车库,且未与住宅区域进行有效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在此类区域停放或充电时,通常未分组停放,一旦发生火灾,起火车辆将会引燃周围多辆电动自行车,导致火势蔓延扩大,同时若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未保持常闭状态,大量高温有毒烟气将通过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蔓延向上,楼上居民通过楼梯间疏散时吸入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室内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1.部分居民、外卖骑手为使用方便、节省费用,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放置在室内停放或充电,一旦发生火灾,将会迅速引燃周围可燃物,同时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烟气,屋内人员在熟睡、疏散逃生时吸入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2.部分居民在携带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进入电梯时,蓄电池突然故障起火,产生高温和大量有毒烟气,电梯运行过程中环境相对密闭,人员疏散逃生困难,造成人员伤亡。

六、电动自行车在沿街门店、销售维修场所停放或充电的亡人火灾风险。

1.部分沿街门店1楼营业,2楼及以上楼层设置住宿、休息场所,或者开设有旅馆、出租公寓、餐饮、校外培训机构等经营性场所,内有大量活动人员,电动自行车在1楼大厅门口停放或充电时,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引燃周围可燃物,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将会通过楼梯间蔓延扩散;楼内活动人员发现火情后,慌乱中盲目选择穿越火灾烟气沿楼梯间向下逃生时,极易因吸入高温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伤亡。

2.部分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店铺设置住宿、休息场所,店铺堆放储存大量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一旦蓄电池故障起火,极易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使得店铺内住宿、休息人员难以第一时间疏散逃生,造成人员伤亡。

血的教训不能再次用血来验证:严禁所有充电类车辆进入校园内建筑物,严禁充电车辆电瓶带入建筑内充电。

智慧安全警务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51113



上一条:开学安全宣传|反电诈篇

下一条:冬季来临,消防安全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