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青年学子对国家法治建设与改革开放历程的理解,激发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1月18日下午,我院于莲湖校区尚德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宣讲活动。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乾昱老师与冯诗淇老师担任主讲,分别以“与法同行”和“18枚红手印与中国农村改革”为题,带来了精彩的宣讲内容。

“与法同行”宣讲活动紧扣师生生活实际与法治需求,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多元形式,聚焦民法典中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核心章节。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马乾昱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化语言解读法律条文,既阐释民法典的立法精神与时代价值,又针对校园生活、社会交往中的常见法律问题提供实操性指引,帮助学生明晰权利边界、树立契约意识、掌握维权途径。

随后,冯老师以“18枚红手印与中国农村改革”为题,将大家的思绪带回了改革年代。冯老师以饱含深情的叙述,生动再现了安徽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在生死状上按下红手印,大胆实行“大包干”这一历史性事件。他不仅讲述了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与巨大风险,更深刻剖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18枚红手印,按下的不仅是对温饱的渴望,更是对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勇敢探索,它点燃了中国改革的星星之火,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量。冯老师勉励同学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于面对挑战,敢于开拓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两位老师的宣讲,一“法”一“史”,相得益彰。前者为同学们的成长之路划定了行为的底线与边界,后者则为同学们的奋斗征程注入了精神的动力与勇气。法律主题的宣讲让同学们知敬畏、守底线,历史主题的宣讲让同学们明来路、勇担当。希望全体同学能以此次宣讲为契机,既要‘与法同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要‘与改革精神同行’,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本次宣讲会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成功地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法治与改革的种子,激励着大家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姿态,投身于学习和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